眾所周知,中國孩子在英語上花了大量時間,但效果并不理想。究其原因,孩子學英語存在諸多誤區,正是這些誤區無不阻礙著孩子的英語提高。以下就是幾個典型的誤區分析,希望對您的英語提升有所幫助。
一、沒有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語言學習不是一蹴而就,總想通過一、兩節課;一個家教;短期的行為就想把英語突擊上去;蛘咴谘a課的過程中,把思考的權利交給老師,讓老師替你“包辦”一切。
語言學習是個慢功,需要的是長期的全方位的訓練。從聽、說、讀、寫四個方面來看,應該并舉發展,就高中和高考英語而言,讀、寫的比例占得較大。需要同學們養成較為良好的讀、寫習慣,保證每天在單位時間內有一定的閱讀量,在定量閱讀時(選取適合自己的閱讀材料),在弄清文章含義的同時,也要復習學過的單詞、短語、句型、固定用法和搭配,溫故而知新;各種文體的寫作應很熟練,按照要求既要開好頭、結好尾,又要巧妙地運用連接詞,并使用地道的英語,長久地堅持下去?偠灾,要在運用中學習英語,那種只重視知識點而輕視英語運用的做法不可取,最好的辦法應是在應用中復習、學習語言點、知識點,并且長期堅持下去形成一種良好的習慣。
二、英語“讀”得呱呱叫,漢語含義不知道
有的同學課文讀得滾瓜爛熟,甚至能背過,但若問文章的漢語大意,卻不懂,或者說只有部分清楚。在英語學習的過程中忽視了漢語的功能,不能把英語和漢語巧妙地結合起來,進而導致英語學得越多,題越做錯的越多,功夫沒少費,力沒少出,卻一頭霧水,滿臉茫然。其實應在閱讀英語的同時,了解漢語的意思,英漢同步進行,這也是高考英語閱讀理解的最基本的技能。
三、課堂不善于聽講,課下費力千斤
有的同學在課堂上不注意聽講,尤其是不注意也不善于聽老師所反復強調、歸納總結的語言點、知識點、語法點和有關學法的指導,課余卻花大量的時間、精力和財力去拼命補課。有的收效顯著,但有的卻依然故我。應學會善于聽課、會聽課。如果要補課,也應該善于發現自己的薄弱環節,有針對性地進行查漏補缺。
四、不善于記憶單詞。
英語中的單詞就像建筑材料中的磚瓦塊,是組成高樓大廈的最基本部分。有的同學總是記不好單詞,有的記了一至兩遍后效果不大,也就放棄了,總覺得單詞記不住等等。其實按照單詞拼寫規律、同義詞、反義詞、近義詞、構詞法等規律進行記憶、歸納、對比,也不失為一個好辦法。在你記憶力的最佳時段進行記憶、反復的記,直到他們深深地印在你的腦海里為止,過一段時間在有意識地進行反復,加深印象,防止遺忘。沒有遺忘就沒有記憶,這話很對,但是如何把遺忘的周期縮短,才是解決問題的關鍵。
五、不會閱讀英語文章
研究發現,英語成績在60-80分之間的同學,大部分不會閱讀英語文章,有的閱讀時輕聲讀出閱讀段落;有的用手指或者筆尖指著文章一字一句地讀;有的則非要弄懂每個單詞的含義,要么一碰到單詞就停止閱讀等等。人們都知道高考中僅完形填空和閱讀理解兩項就占了全卷的一半分數,只有在平時練就好單位時間閱讀的能力,速度與準確率,考場上才不會手忙腳亂。在平時的限時限量閱讀中,以文章后的設問為目標,以略讀、查讀、跳讀等為具體手段,猜測或者放過生詞,著眼于整句內容、意群和段落,有取舍的閱讀,不見得每篇文章都要一讀到底,不見得每個單詞都要準確理解,只要快速準確地能做完文后的問題就行。
六、把語言積累和語言實踐割裂開來
誠然語言重在實踐,但是拋開了積累的實踐就像沙堆上的房屋,看起來是房子,但不久就會倒塌。因為只重視大量的練習,學生不會的照樣不會,易錯處還照樣錯,該積累的沒有很好地積累,基礎不扎實,經不起考點、題型的稍加變化,最終成績還是上不去。
總而言之,只要你想學英語并且方法對頭,你的英語成績將會有更大的提高。
編輯者:魯東大學生家教網(www.mkfo.top)